重新认识广告——年轻人都不爱看广告,那我们就不打广告了?
今天跟大家谈谈品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告。广告是传播(推广)的其中一种方式,在整个品牌及营销体系中非常重要。但是最近有很多观点出现说广告“无用”。其实所谓“广告无用”论并不是最近几年的观点,从商业出现到营销学形成,广告的罪恶性一直伴随着,广告无用论的观点也一直存在,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首先我们先听听广告无用论的逻辑。
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看广告,可谁爱广告呢?
前几天有几个客户跟我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爱看广告了,投广告的钱浪费。年轻人不爱看,难道老年人爱看吗?其实谁都不喜欢看广告!(别跟我提泰国广告、杜蕾斯下面会分析)也确实大家看了很多广告都不会有印象,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品牌大企业都不停地在最贵的地方打广告,连以前“参与感”的小米都向OV学习大广告策略,难道那些企业管理者、品牌部都是傻X吗?
广告的本质是信息服务,评判标准不是受众喜不喜欢看
广告是什么?它是一种信息服务,说通俗一点就是你要找到你的消费者所在的地方,在那里告诉他们,你有一个商品能满足他们。所以广告的效果是到达率、传达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被忽的略因素——仪式性。喜不喜欢广告是大家看广告的理由之一,还有很多我们看广告的理由,尤其当我们需要购买的时候,就会去找广告看,比如我们找工作就会看招聘广告,装修就会看家具广告,买房就会关注地产广告……所以说不喜欢看广告,那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而将广告做成受众喜欢,那是目的错了,最终可能会走上歪路。
创意评判标准:首先是要告诉别人你是谁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创意评价标准:
1、这个品牌是谁?
2、它让你干什么?
3、你会不会干?
4、原因是什么?
结果很多广告第一条就没达标。很多读者又会提疑问:我把广告做成别人喜欢看的样子,然后再露出产品不是更好吗?那你还得考虑流失的人,这个真的很重要,小编最近在买家具,有一家网店的床不错,然后我想在这家店再买一个床头柜,结果这家店的分类写着:器、物、几……这些装X的词,我一时都不清楚什么是什么,然后就默默地出来了。
购买是一个选择过程,优先告诉别人你是谁,给消费者什么购买理由,就能让消费者快速决策,进而优先被购买。所以各位审视下自己的广告,有没有直接告诉别人你是谁,卖什么产品?这样受众看了才会决策行动,而不是哈哈一笑,就没然后了。
正确认识泰国广告和杜蕾斯广告
首先我们看到的泰国广告并不是泰国广告的真相,这些戏剧性很强的广告全是在最便宜的时段最便宜的电台播放的,也就是说像黄金时段、央视、卫视是不播放这些广告的。而且一位泰国的朋友告诉我泰国广告大部分跟国内的脑白金广告没什么两样。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投放广告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这个广告效果啊!
还有泰国广告就是典型的“创意”强过品牌和产品,而且这种广告没有可持续性,很多人看过一遍就不看第二遍,没办法积累品牌资产。而且广告应该是无意识的药丸,在受众无意识的情况下接收到内容,才是最有效的。
至于“广告只服杜蕾斯”,我就奉劝一句杜蕾斯不是想学就能学的。首先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如果一个卖轮胎的,学的再像也没有这种效果。而且你要明白,由于政策原因,杜蕾斯是没办法投放大广告的。通过社交媒体,内容建设吸引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分享一下小编是如何看到泰国广告和杜蕾斯的。小编不把这些归为广告类,而是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个段子,而不是广告。因为广告是信息服务,是找到你的消费者所在的地方,在那里告诉他们,你有一个商品能满足他们。
明白广告的原理,做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事
广告起效的原理,并不是说你喜不喜欢看这个广告,而是这个广告的信息能否影响你。当然,如果你能够做到消费者特别喜欢这个广告,还可以去传播这个广告,自然是更好的。
但你不能以这个为标准,因为你可能做不到,或者说做出一个消费者特别喜欢的广告,是非常非常难的。既然非常难,那你是不是要去做一个更容易的事情呢?
所以巴顿的品牌方法是做一本万利的事,将所有事当作一件事来做,无论是品牌战略、品牌设计还是广告,每一个动作都能积累品牌资产,形成品牌的长效投资。这才是真正的降低成本。